曲终落幕,时代“弃客”黑莓宣布停产,为何走向了穷途末路?

曲终落幕,时代“弃客”黑莓宣布停产,为何走向了穷途末路?

曾经,黑莓手机因为收发电子邮件方便而备受企业的青睐,邮件收发功能支持由邮件服务器主动将收到的邮件送到用户的手持设备上,不需用户频繁连接网络来看看是否有邮件。

然而,随着智能机和社交软件的兴起,邮件服务开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黑莓手机也变得岌岌可危,就剩几口气吊着。在2007年苹果上市后,黑莓手机的销量出现了滑坡,2012年以来更是出现连续下挫,市场份额跌倒了1%以下,直到2016年退出手机市场。

在2016年的时候,TCL拿到了黑莓手机的唯一全球代理,获得黑莓手机的开发和销售权,当时手机市场认为,这是黑莓手机在智能机时代衰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或许说是一次令人兴奋的复兴。

果然,TCL不负众望,陆续推出了黑莓KEYone、Motion、KEY2和KEY2 LE等机型。遗憾的是,即使Key系列手机采用了黑莓的标志性物理键盘,也没能通过怀旧风将自己打造成爆款并冲击iPhone和Galaxy等安卓机的地位,更不要说能够像2009年那样霸占智能手机市场20%的份额。

说实话,单从配置来看,KEY系列手机并不具备所谓的性价比,高价低配更是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似乎全机都是为了全键盘而全键盘,没什么体验上的改善。最终,TCL也只能打起来怀旧牌和商务牌来吸引消费者。

正是基于此,不少媒体对TCL掌管黑莓手机的时代整体评价并不高,大多觉得它没有带领黑莓手机走向复兴,反而耽误了黑莓进行自主变革的节奏。不得不说,全键盘在当时已经成为黑莓手机发展的桎梏和限制黑莓创新力的罪魁祸首,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本土化失败

从1999年第一台黑莓手机问世,到2020年TCL宣告失去授权并停售黑莓手机,黑莓的遭遇不禁令人唏嘘。

其实,当初黑莓品牌在全球手机市场上可以说是和苹果、三星匹敌般的存在。当初,凭借着全键盘设计以及最安全的黑莓OS,黑莓在全球斩获了一大波用户,特别是在北美地区以及除中国外的全球市场,都有着广泛的粉丝基础和众多拥趸者。而且,黑莓一直以来被外界视为稳定安全和高效的代表,在iPhone诞生前更是一度在北美市场拥有50%以上市场份额,仅次于诺基亚。

尽管后来中国企业TCL成为黑莓的全球代理,但黑莓手机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并不顺利。黑莓手机大火的时候,它一直没有进入大陆市场,等到触屏手机崛起的时候,黑莓的全键盘以及黑莓系统都已经走向没落,直到TCL和黑莓展开合作,才算是真正进入国内市场。不过,这时候的国产手机都已经崛起,无论是跟不上全面屏的设计、稍低的性价比,还是走向普通安卓系统,都不足以让情怀用户为此买单,也注定无法在手机市场掀起太大波澜。

事实上,在TCL接手黑莓手机业务之后,TCL曾经和京东商城签了三年的独家合作协议,将黑莓手机重新带回中国市场。然而,这时候的中国手机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是不差钱的商务人士,也不会为了物理键盘这个差异点而花上几千块买一部只有千来块配置的黑莓手机了。

虽说有京东商城这么强势的渠道支持,但黑莓手机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依然可以算惨淡。就拿2018年6月发布的BlackBerry Key2来说,销售了一年半时间也才在京东上收获1.2万条评论,销量猜都能猜出来。

实话说,黑莓其实是有深厚的底蕴的,无论是技术和设计,或者是全键盘交互,都曾经让热爱数码和手机的小伙伴们深深陶醉。不过,随着国内智能手机的崛起,手机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黑莓在国内市场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最终沦为市场的淘汰品。

当然,TCL放手之后并不意味着黑莓会就此退出手机市场,甚至有人猜测黑莓会以外包的方式继续运营,不过即使是那样,以后出来的黑莓手机也不会是我们熟悉的黑莓手机了。

说到底,黑莓没落跟诺基亚衰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两个品牌都没做什么错事,但都随着手机市场的颠覆而莫名其妙的成了失败者,背后的逻辑是对技术的巨大变革毫无反应。虽然说不做自然不会犯错,但不作为本身就是会被时代淘汰的重要原因,即便是有作为,也只是将以前的一切搬到新平台上,强行的差异化,最终还是会被用户淘汰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更多创意作品